因见得效,翌早又自制一服,反加吐泻发搐,面色青白,手足指冷,此热既去而妄自伤脾也。小儿寤寐,不时切牙,其所致之经不同,或本于心经之热,或本于肝经之热,或本于脾肺肾经之热。
遂用四君子及八珍汤、地黄丸,间服而愈。 脾胃虚寒,用理中汤。
一小儿自生后两目赤肿,或作痒,或生翳,此胎禀肝火,用芦荟丸、六味地黄丸而痊。经云∶肾开窍于二阴。
余谓∶肺气不能平肝,肝气乘脾,脾气虚而生痰耳。痰疟者,胸膈先有停痰,因而成疟,令人心下胀满,气逆烦呕是也。
肝经虚热者,加味逍遥散。尺脉弱,为阴不足,阳气下入阴中,则发热。
停药数日,饮食渐减,泄泻仍作。肝有风则目连眨,得心热则搐,用泻青丸治肝,导赤散治心。